什么是肌理?从普遍意义上而言,肌理是指物体表面的组织纹理结构。即各种纵横交错,高低不平,粗糙平滑的纹理变化,是表达人对设计物表面纹理特征的感受。从肌理的形态构成来看,是由其基本元素出现的重复程度以及元素之间组合的空间形成的,一种组织结构在元素和元素组团上重复建立起来,重复是肌理最本质的形式(图 1)。
图1 肌理的形式
图 2 城市肌理的两种形态
小镇在空间上是“城之尾,乡之首”,因此研究小镇的文化肌理还需要从村落肌理谈起,以此作为研究的起点,逐步向城镇空间延伸。
村落肌理主要由道路、建筑物、打谷场、山脉、河流等这些村落基本形态组成,因为疏密程度和情况不同、形式和质地的差异带给人不一样的视觉特征,它们能反映村落地面和空间各部分之间关系的状态,是一种自然和人为相作用后的地貌,同时也是人们依据已有的自然条件,根据自身需求经过有意识的行为之后而产生的结果。因此村落肌理蕴含了诸如生活习惯、风俗民情、邻里关系等无形的东西。综合国内外的研究成果,我们大概可以在城市肌理概念的基础上,对村落肌理做出一个初步的定义:由自然生态环境、建筑等物质要素以及历史文化、民俗风情等非物质要素在村落空间的平面集合所呈现出的富有质地、纹理特性的表面组织构造效果,它是对于村落空间形态和特征的描述,是对所处地域的环境及文化特点的映像与反映。
村落中自然形成或经规划的河流与道路体系构成了村落肌理的第一层面,它们把村落地块划分成若干个区块(图3);而这些区块进一步被更细小的道路组织或划分,村落的肌理脉络就此形成,肌理的走向也清晰明确(图4);人们在这些区块中通过某几种组织关系组织建造房屋,形成了村落的肌理形态,建筑屋顶的形式和色彩加强了视觉特征,使村落肌理的构成完整(图5)。
意大利 锡耶纳
图6 锡耶纳城市历史肌理
图7 锡耶纳城市风貌
锡耶纳非常注重肌理的有机性,将城与景交融在一起,小尺度,亲人空间渗透的绿化与地形浑然天成。
法国 圣特罗佩
图8 圣特罗佩城市历史肌理
图9 圣特罗佩城市风貌
圣特佩罗形成了从原始的有机结构相几何画的数理图形的过渡,建筑沿街有统一的立面,有干道串联广场和公共建筑,形成整齐便捷的城市肌理。
瑞士 卢塞恩
图10 卢塞恩城市历史肌理
图11 卢塞恩城市风貌
卢塞恩由于老城区不再适应产业革命的发展需求,近现代以来,受现代主义的功能原则影响,街道如棋盘一般整齐划一,道路垂直相交,十分规整。